供暖清洁化转型加快,行业智能水平不断升级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目标部署,提出要“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
2021年10月,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按照我国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供暖行业有望持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智能设备节约热量消耗,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热量的高效调度。
1、可再生能源使用增加,集中供暖清洁化转型加快
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部政策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要求提升清洁能源在集中供暖中的使用,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未来集中供暖将加快向清洁化方向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垃圾焚烧等新能源由于兼具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得到更多开发与利用,促进集中供暖能源结构向绿色化转型。
2、能源结构绿色化转型,热网设计更加优化
随着国家对于城市建设规划性的逐渐增强,供热规划模式得到改善,着眼于城市整体规划与发展的供热规划模式将逐渐兴起并为城市发展助力。由于供热网的设计对于供热效果、节约能源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设计单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热网设计经验,实现了在新城市规划中提供更加科学的热网设计方案,并逐渐优化已有热网,提高其供热效率。
3、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促进供热向智慧化发展
供热信息化升级提质增效,智慧供热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供热充分利用新一代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提供管理效率和减少能耗,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能效系统,实现从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之间整个供热系统的监控和管理,达到供热计量自动化、用户用热自主化、系统调控智能化、监管科学化和供热系统的节能降耗,使供热行业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提升供热服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未来,随着供热行业环境日益复杂,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化运行、智能化输配、智能化服务 、智能化管理中的运用,智能化理念持续推进,供热设备将逐步实现智能化,智慧供热将成为供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对民生和能源保障至关重要。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供热系统的升级尤为关键,需基于自主可控技术。随着供热覆盖率提升,集中供热和智慧供热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预计到2027年,智慧供热市场规模将达635.7亿元。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供热集控SCADA平台凭借其卓越的监控和管理功能,正逐渐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追捧,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